螺旋桨认为倾斜于纵倾对螺旋桨性能影响很有限,桨叶的倾斜分布采用固定形式,纵倾的选择取决于船舶的尾部形状与桨叶强度要求。自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。倾斜分布对桨叶性能的影响引起了人们关注,高速船与破冰船螺旋桨上,设计合适的倾斜分布对提高桨叶的空泡性能、降低桨叶产生的激振力,并减小由此诱发的船体振动具有显著的效果;而近年来,人们又发现桨叶叶梢的纵倾分布对推力、效率与梢涡空泡具有重要的影响。
螺旋桨参数研究是对桨叶的弦长、螺距、拱度、倾斜及纵倾等几何参数与螺旋桨水动力及空泡性能之间关系的研究。螺旋桨的图谱设计法中。通过调距桨模型试验及实桨尺度下的试验对桨叶的倾斜进行了研究,实验结果验证了采用倾斜分布对减小螺旋桨激振力的显著效果。以及对桨叶空泡性能的积极影响,但采用大倾斜时,要对桨叶的强度进行加强。之后,更多的螺旋桨设计人员通过模型试验与实船检验验证了上述观点,并对倾斜桨在不均匀尾流中的性能进行了研究。
螺旋桨对大倾斜螺旋桨进行了较系统的试验研究,其中包括纵倾对桨叶性能影响的研究,其结果标明采用适当的倾斜分布能够有效地降低桨叶的激振力,通过纵倾的调整,螺旋桨的效率可以提高1~2%孙群等对“反弯扭”形状的螺旋桨进行了模型试验研究,通过实验结果的比拟,验证了反弯扭”形状的螺旋桨能够在保证推力、效率的前提下,显著改善螺旋桨的空泡性能,减小螺旋桨对船尾的激振力。综合研究标明,螺旋桨叶梢部采用适当的纵倾具有提高桨叶效率、抑制梢涡空泡、减小桨叶脉动压力的作用。